我们率先提出的“简式拼音”,人们的疑问往往都会集中在:用简符代替拼音字母可行吗?有没有科学依据呢?!
回答是肯定的!
大致可从以从下几方面得到推论和认证:
1、汉语拼音本身其实也有使用简符的情况(并非只有26字母),比如韵母 ü 就是在u上加了符号“..”;韵母 ê 就是在e上加了符号“∧”;另外四种标音记号也是在字母上面加的简单符号(见āáǎà)等。
2、所有文字包括汉字,实质上都是一种符号(文字符)!我们使用了几千上万年的汉字,探其演变发展过程,从甲骨文到金文等字体,再到繁体字、简体字,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字符不断简化、实用、进步的过程…
3、构成现今汉字的五种笔画也是符号,即“横竖撇点折” 五种画符!“繁体字”里的这些画符太多太复杂,学习和书写都很困难,所以这才有了相对简单和先进的“简体字”!这说明:使用了多少年多少代的正宗地道的“汉字”,是可以简化的!而且已经简化了几轮!实践证明:大众和社会是可以接受的!简化也是硬道理!
4、“汉语拼音”其实并不是文字,就因为汉字初学起来很困难,就因为咱汉字不是“表音文字”,汉字只能表形表意,我们才“发明了”帮助汉字汉语学习的“汉语拼音”!因种种原因,若用“汉语拼音”要替代汉字成为先进的“表音文字”,似乎很难实现,现功能只能作为学习汉字汉语的辅助工具。
5、汉语汉字难学,其实“汉语拼音”学起来也不容易,拼音字母全部借用26个拉丁字母,就因为充其量26个字母(不够使用),导致“汉语拼音”存在那么多问题。
那么,我们真正要学要用的“汉字”都可以简化,作为辅助学习的“汉语拼音”若能也简化简化,先来减少减少这辅助工具的学习难度,其理由是顺理成章的!也相信大众和社会是可以接受乃至十分欢迎的!
6、同一符号完全可以表示不同意义,这是公知公认的!就我们使用的简符“—”(壹)而言(代替i),在其它场合还可以表示笔画:横;表示:破折号、减号、负号、下划线、删除线、字号减小…所以使用其它简符也都完全合情合理的!
7、实用而科学的引入若干简符,替代若干声韵字母,其实就是一种简化! 简化后的拼音成为原先字母和少许简符并有的二元形式,这种二元或多元符号的文字形式,在各国语言文字中几乎都普遍存在!比如:日本文字就是由汉字和假名两套符号组成的;还有韩语、越南语、法语、俄语等等文字中都既有字母也有符号!